有什么科学的读书方法?
关注公众号
回复 【敲门砖】 可领取10年江苏面试真题
读书很重要,这个毋容置疑。
比尔·盖茨认为读书是他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他说:你直到停止读书才真的开始变老。每本书都会教我一些新东西,或者帮助我以不同的眼光看待事物。
光知道读书重要还不行,关键是要会读书,现在市面上的书如此丰富且良莠不齐,掌握了读书方法,你才能在有限时间里,让有益的东西成为自己的血肉。
读书方法主要有略读、精读、速读、主题阅读,以及建立资料库和朗读背诵,要想科学阅读一本书,这些方法需要混合使用。
具体怎么运用,我就从拿到一本书开始说。
01
用略读和速读认识一本书的大概,目标是判断这本书值不值得多花时间仔细阅读。
当你开始阅读一本书,无论这本书是名人推荐,还是自己寻觅,或者偶然相遇,你在正式阅读之前都要对此书内容作个概括了解。
千万不要拿到书就直接翻到正文开始一字一句的读起来,这样你不仅会浪费时间,还会陷入只见树叶不见森林的迷茫中!
具体步骤是:
1、先看书名页,再看序言。
特别注意副标题,或其他相关说明或宗旨,暂停下,在脑海中将这本书归类为某个特定的类型,比如历史类、文学类或艺术类等等。
2、研究目录页,对这本书的基本架构做概括性理解。
目录页,相当于旅行前的地图,你去什么地方,路怎么走,你要知道。
3、如果有腰封,看下腰封。
许多书的宣传文案都是作者在出版公司企宣部门的协助下亲自写就的,这些作者会将书中的主旨正确地摘要写在腰封上。
4、从你对一本书的目录、印象中,开始挑几个你感兴趣的篇章来。
在具体阅读时,重点关注这些篇章的开头或结尾,中间部分可以采取速读方法,快速浏览。
速度法,是指快速阅读,快速理解,快速记忆,这是一种高效率的读书方法。
加快阅读,不一定影响对读物内容的理解,阅读一个字,并不需要对字的一笔一画都看清楚,而只要凭整体形象就能辨认。
对于句子和段落也是一样,只要其中关键的词语和句子映入大脑,就能凭预感和经验把握它们的整体意思。
速读的要领有以下4点:
第一,必须是默读,不要朗读。力戒倒回去重读;
第二,根据阅读的目的和材料调整速度;
第三、采取抓内容要点、抓关键字、词、句、段的读法;
第四、经常练习,养成习惯,逐步加速。
5、感兴趣的篇章读完后,再对这本书东翻翻西翻翻,随时寻找本书主要观点的讯号,判断作者撰写此书的目的。
6、最后不要忽略最后两三页。就算有后记,一本书最后结尾的两三页页还是不可忽视的。
上述工作时间控制在几分钟或者一小时内。
这时,你应该判断:
这本书是否包含你还想继续挖掘下去的内容,是否值得你再继续投下时间与注意。
这本书,在你脑海中该归类为哪一个种类,以便将来有需要时好作参考。
略读可以用在以下场合:
1、到书店买书、选书,判断此书是否是否值得买
2、到图书馆借书时,判断此书值不值得借阅;
3、没时间细读一本书时,可略读为此书判断分类,归入自己的分类库,日后再细读;
4、对难懂又要读懂的文章和书籍,例如鲁迅的文章,可采用略读的方法,先一口气读完,略过不懂的地方,有个初步印象,日后根据需要细读。
略读完的书如果不及时做记录,遗忘很快,我喜欢用豆瓣记录读过的书。
豆瓣能记录读过的书籍,根据阅读的最初印象为此书评星,然后写下短评。如果以后细读完此书,觉得有感而发,或者想评论一番,可以写书评。
不要小看这个动作,日积月累,你会非常有成就感,而且能回忆起来很久以前读过的书,那时读这本书的感想和心情,积累多了,能梳理出自己的读书脉络和体系,这也是一个人成长的轨迹。
如果不及时记录,所有的吉光片羽都会消散在时空的荒芜中,读了再多的书,你都无法形成系统思维。
02
当你确定要吸收一本书的精华,把其中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血肉,那就用精读法来分析这本书。
准备认真阅读一本书了,此时先不忙着去读,阅读之前你先思考4个问题:
1、 这本书在谈什么?
2、 细节是什么?如何说明的?
3、 这本书讲的有没有道理?是整本书都有,还是部分有?
4、 这本书与我有什么关系?
接下来,还不是忙着读,要准备两个工具:笔和便签。
对,不动笔墨不读书!
如果你读完一本书,书页还是干净无瑕的,里面没有划出你喜欢的句子,没有留下你的心得,很难想象你已经真正阅读了这本书。
(图书馆借阅的书籍除外,所以准备便签。即使是自己的书,便签的好处是让你再次查询时,能快速翻到需要的内容页。)
具体精读怎么读?当然是带着脑子,认真阅读,遇到不会的地方先记下来,等有空时可以百度搜索,可以向人请教,可以自己去查询相关的资料等等。
在精读过程中,有个朗读的方法值得一用!
说到朗读,也许有的同学会很奇怪,咦,这不是小朋友上学时的阅读方法吗?怎么也拿到这里了!
朗读不仅适合小朋友读书,背课文,也适合成年人读书使用。
当你遇到一下子无法看懂的段落,或者一些优秀篇章,你可以采用朗读的方式,因为朗读可以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口读耳听,口耳并用,增加了向大脑传输信息的渠道。这不仅使阅读真正活起来,而且印象深刻,便于记忆和理解。
我在面试集中培训时,会要求学员每天早晚一个人的时候,大声朗读一些材料,找找感觉。因为有些文字,你默读是一个感觉,读出来又是另外一种感觉,当你读通了,说顺口了,把它转化成自己的积累了,你才能自然地表达出来。
等你精读完一本书后,是不是就结束了,当然不是。
如果你认为这是一本好书,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日后用得着,那你一定要做读书笔记,建立自己的资料库,尤其是做研究和从事写作的人。
我们读一些经典书籍,常常为它们的旨意高远、体大思精、立论谨严、搜罗丰富而感叹,同时也不禁要问:作者从哪里找到这么多的思想和资料呢?其实,这决非朝夕之功,而是日积月累,辛勤劳动的结晶。
据不完全的统计,马克思为了写《资本论》,曾钻研过1500 多种书,而且都作了提要。这种工作毅力令人惊服。列宁也是样,善于从各方面(甚至包括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等人的文学作品在内)汲取他所需要的材料。
如何积累素材,我用的是印象笔记,非常方便实用。
我有意识积累材料有五六年了,这期间先是活页纸质笔记和文件夹,然后是电脑的excel表格,直到2017年才开始使用印象笔记,一接触就买了高级账户,昨天刚升级成专业账户。
印象笔记让我最喜欢的三点是:
第一,能多个设备同步使用。
我平时在电脑端记录、写作,外出有需要时,在手机上查看;或者在外不方便使用电脑时,先记录在手机上,打开电脑端,内容是同步的。这个功能保证了我的资料存放的统一,查找起来很方便。
第二,查询方便。
输入关键词,印象笔记里全笔记搜索,把含有关键词的内容全部找出来。我大约有两三千本书籍,有时写材料时,想找曾经看过的书,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要么书找不到,书找到了,想查询的内容找不到,耽误了很多时间。
现在,看完的书,我认为好的内容都记录在印象笔记里,需要的时候,输入关键词,立刻就找到了,方便快捷。
第三,印象笔记容量大,什么文字、图片、网页都可以上传保存,对我这种平时信息量搜索比较广泛的人很友好!
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没有渐变,不会有质变;没有数量,就谈不上质量。只有平日多学习,多积累,你才会发生质变!
当你读书笔记整理完后,还想进一步提高,你可以到豆瓣上去写书评。
写书评,是一个利己又利他的事情,既能提高自己思考力又能帮助他人初步判断一本书的优劣。
写作,能帮助你把散乱的知识点连成线、结成网,使你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和结构化。给一本书写书评时,结合刚才提到的四个问题,进行归纳总结,这样能促使你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理解。
我们读书最终目的是为了什么?
不为记忆零散的知识点,不为考试过关,不为拿出炫耀,最终目的是“学会独立思考”。
你读了一本书,最终要有自己的思考和总结,而不是人云亦云,让作者的思想侵略你的头脑!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说得就是这个理!
03
阅读一本书的方法就这两个:略读和精读。
略读有时被称为粗读,浏览和检视阅读。精读被称为细读和分析阅读。
除此之外,还有主题阅读、比较阅读和扩展阅读这些名词。这些不属于阅读方法,是阅读方式。
比如说要写论文,做课题研究,那你就要进行主题阅读,根据你选定的论题,选择相关的书籍阅读,这不是阅读一本书了,是要很多本,书很多,但都要围绕你的论题去阅读。
比较阅读,也是用在做研究方面。根据自己的研究需要,选一些相似、相关的书籍进行阅读分析,然后作比较。
扩展阅读,是根据你读书的兴趣和需要,对自己读书范围进行扩大。
比如说我读了熊培云的《自由在高处》,觉得好,我就把他的《重新发现社会》、《思想国》、《一个村庄里的中国》等书籍买来阅读。
熊培云很喜欢胡适,我沿着他的线买了胡适的《容忍与自由》以及别人编写的胡适传记书《胡适画传》。对胡适多一分了解后,又收入了胡适爱读的《醒世姻缘传》。
你看这一路看下来,不同类别、不同领域的书,慢慢就打开了不同的世界,丰富了见识,拓宽了眼界。
这些书,每读一本就积累一本,日子久了,这些书是垫脚石,一寸一尺把你垫高,让你高瞻远瞩,建构更宽广的生命格局。
我喜爱的美学大师朱光潜这样说读书:
读书是要清算过去人类成就的总账,把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在短促的几十年内重温一遍,把过去无数亿万人辛苦获来的知识教训,集中到读者一个人身上去受用。有了这种准备,一个人才能在学问途程上作万里长征,去发现新的世界。
最后推荐五本和读书有关的书,这些书里介绍的读书方法都值得借鉴和参考:
1、《如何阅读一本书》
2、《朱光潜谈读书》
3、《读书的艺术》
4、《如何读,为什么读》
5、《普鲁斯特与乌贼》
【砖头面试】:公职人员面试培训工作室。线上网课和线下集训相结合,是一家专注、专业、专攻江苏省公职人员的面试培训工作室。我们的愿景是小而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公众号:砖头面试。
扫码回复敲门砖得10年江苏省公考面试真题
更 多 扩 展 阅 读: